酒旗,是古代酒店懸掛在路邊,用于招攬生意的錦旗。其實,古代酒旗不僅是營業標志,還展示著社會歷史風情。讓我們走進歷史,看一看酒旗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民俗。
酒旗,多系縫布制成,以其形制,又稱酒旆、野旆、酒簾、青簾、杏簾、酒幔、幌子。以其顏色,還稱青旗、素簾、翠簾、彩幟杏耀代理。以其用途,亦稱酒標、酒榜、酒招、簾招、招子、望子。唐杜甫《月夜》詩云:“何時依虛幌,雙照淚痕干?!痹娭械摹盎稀?,即“幌子”,即指酒旗。唐張籍《江南行》詩中,就簡明地說到“酒旗”。此詩曰:“長干午日沽春酒,高高酒旗懸江口?!?/p>
酒旗最初是官方的政令、標識、信義之義,是“王”者所用。后來,漸漸變成經營的標識,酒市懸旗的目的,就是招徠顧客,是最古老的廣告形式?!俄n非子·外儲說右上》記載:“宋人有酤酒者,升概甚平,遇客甚謹,為酒甚美,懸幟甚高?!边@里的“懸幟”,即懸掛的酒旗??梢?,酒旗的歷史悠久,早在2000多年前,古人就利用酒旗作為廣告形式,來傳播商業信息了。自唐代,酒旗逐漸發展,成為十分普通的市招,其形式多樣、異彩紛呈。唐代李中《江邊吟》寫道:“閃閃酒簾招醉客,深深綠樹隱啼鶯?!彼未_愿《和汪伯虞求酒》中也有“君不見菊潭之水飲可仙,酒旗五星空在天”的句子。唐宋詩詞中,寫“酒旗”的詩句頗多,均可看出酒旗之廣,大凡酒鋪,應該皆有懸掛的酒旗在門前飄揚吧。
古代酒旗,大致可分三類。一是象形酒旗,此類酒旗,以酒壺等實物、模型和圖畫為特征。二是標志酒旗,即旗幌及燈幌。三是文字酒旗,即以單字、雙字或對子、詩歌為表現形式,如“酒”“太白遺風”等。
酒旗在古時的作用大致相當于現在的招牌,還是古代一種商業民俗。古時,酒旗上署上店家字號,或懸于店鋪之上,或掛在屋頂房前,或另立一根望桿,讓酒旗隨風飄展,以達到廣告宣傳、招徠顧客的目的。有的店家還在酒旗上注有經營方式或售賣數量等內容,讓客人一目了然。如有的古代酒旗上寫“現沽不賒”?!端疂G傳》中,武松打虎前所進店家,酒旗上寫有“三碗不過岡”。另外,酒旗還有傳遞信息之作用,酒旗的升降,是店家有酒或無酒、營業或不營業的標志。有酒賣,便高懸酒旗;若無酒可售,就收下酒旗?!稏|京夢華錄》中寫道:“至午未間,家家無酒,拽下望子?!本渲械摹巴印?,就是酒旗,酒家都賣完了酒,自然就把酒旗降下來。
古代酒旗,似乎還飄散著淡淡酒香,從歷史中穿越而來。它是歷史的標注,更是我國抹不掉的歷史民俗和文化。